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一流本科教育”清华师生大家谈 - 正文

教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打好经管人才“底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钟笑寒


2016年6月21日,邱勇校长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出,&濒诲辩耻辞;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地方&谤诲辩耻辞;。个人理解,这里的基础即为&濒诲辩耻辞;底&谤诲辩耻辞;,特色即为&濒诲辩耻辞;色&谤诲辩耻辞;,合起来就是&濒诲辩耻辞;底色&谤诲辩耻辞;。如果说学校之前提出&濒诲辩耻辞;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叁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谤诲辩耻辞;是本科教育改革的目标,那么邱勇校长提出的&濒诲辩耻辞;价值引导是本科教育的根本&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学生自主权是本科学生多样成长的保障&谤诲辩耻辞;,以及&濒诲辩耻辞;面向未来,构筑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育人平台&谤诲辩耻辞;,则论述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叁项核心措施。

 

清华大学第叁届&濒诲辩耻辞;清韵烛光-我最喜欢的教师&谤诲辩耻辞;钟笑寒教授。

作为一名经管学院的教师,我为全院一年级本科生讲授&濒诲辩耻辞;经济学原理&谤诲辩耻辞;课程,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濒诲辩耻辞;经济学原理&谤诲辩耻辞;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讲授的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方法和思想,浓缩了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精彩内容,是进入经济学宏伟殿堂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邱校长说&濒诲辩耻辞;价值引导是本科教育的根本&谤诲辩耻辞;,对于经济学原理而言,我认为&濒诲辩耻辞;价值塑造&谤诲辩耻辞;主要是解决一个&濒诲辩耻辞;为了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思考什么&谤诲辩耻辞;的问题。这门课所强调的,是如何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现实经济问题。通俗点说,就是思考如何将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思考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见解和政策。在这门课程上,学生必然接触到很多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探讨在这些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原理的适用性。例如,&濒诲辩耻辞;改革开放&谤诲辩耻辞;的基本国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这个事实,就是&濒诲辩耻辞;人对激励做出反应&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贸易可以使得人人更好&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市场是一种好方法&谤诲辩耻辞;等经济学原理的有力证明。对于经济学原理如何和现实结合,我们和同学也一起讨论、一起探索。这涉及&濒诲辩耻辞;能力培养&谤诲辩耻辞;的问题,也就是&濒诲辩耻辞;如何思考&谤诲辩耻辞;的问题。

如何思考?在课程讲学中,我们始终强调的是“用少量知识去思考广泛的问题”(A little knowledge goes a long way)。我有时候把它翻译为“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大家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越多越有力量”却未必正确,知识的力量往往体现在“少量知识解决广泛的问题”。在课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将市场作为参照系,充分运用供求分析工具来思考广泛的经济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体会到经济学的力量。现实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对于任何问题的分析,都要关照到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思想和方法,才能找到好的切入点,进而得到合理的答案,甚至创新出新的理论。正如邱勇校长所讲的:“教育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又要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对于一门课程,也是同样如此,“经济学原理”正是植根于经济学最核心的思想与方法,鼓励学生不断从现实中提出和解决新的问题,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提高和发展。

为落实这一思想方法,课程除了在讲授中特别注意引入现实生活的经济事件、特别是中国经济中的新鲜事来辨析理论之外,还在作业、考试环节加强应用训练。同时,设置了小课案例讨论、小论文、读书报告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和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推荐阅读书目、新闻摘录、参考阅读材料等形式,提供给学生接触大量经济现象和问题的环境,激发学生对于经济学的思考。总之,课程并不只是依赖课堂讲授来达到既定目的,而是努力营造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鼓励大家进行发散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思考。这些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下体现邱勇校长所讲的&濒诲辩耻辞;学生自主权是本科学生多样成长的保障&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面向未来,构筑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育人平台&谤诲辩耻辞;的思想。也许从这门课上走出来的学生不都是经济学家,甚至绝大部分都不是,但他们应该能够理解现代社会基本运行规律,秉承并实践有利于社会繁荣的进步观念,努力成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合格人才。

编辑:田心

2016年07月14日 17:35:1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