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持续深化“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宣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基层,立足产业前沿,拓展宣讲场景,以青春之笔书写奋斗答卷,用青年之声传播时代强音。寒假期间,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累计支持17支实践队伍开展宣讲活动近30场,覆盖受众2000余人次。
高校青年联学联讲,宣讲矩阵持续扩圈
以宣讲为载体,在高校间搭建起讲学互促的桥梁。在中山大学,新闻学院2023级硕士生岑丽萍以“清华人的声音:‘一二?九’运动”为题进行宣讲。她以曾经担任清华地下党支部书记的蒋南翔和清华爱国学子陆璀为例,讲述了清华人抗日救亡的故事,介绍了学校开展“一二?九”主题活动的丰富内涵。

岑丽萍正在宣讲
电子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实践支队联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开展了“凝聚青年力量,共话新质生产力”联学联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生胡铭扬以“新质生产力及其历史意义”为题进行宣讲,娓娓道来清华学子以实际行动攻克产学研难题的生动事例。

电子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赴福建实践支队成员合影
创新青年聚焦前沿,产研合力共筑未来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同梦·新质动能”实践支队围绕“冰雪经济”与“新质动能”两大主题开展宣讲。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卫健学院2024级博士生邓佳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重要回信精神。卫健学院2024级博士生温雪以清华大学颁辞础滨课题组“贰尘辞丑补补共情陪伴大模型”与哈工大“巧板儿童陪伴大模型”为例,主题宣讲“人工智能赋能精神卫生建设”。“这项技术未来可辅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精神健康早期干预,这正是新质生产力服务民生的生动体现。”温雪说。

“冰雪同梦·新质动能”实践支队成员合影
在湖北省宜昌市,工程师学院实践支队成员、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3级硕士生钱邦楷围绕“气候政策与能源安全”主题进行宣讲,系统阐释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意义。随后的座谈会上,支队成员结合中国在水利水电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储能发展的趋势展开讨论。

钱邦楷正在宣讲
扎根基层传递“青声”,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宣讲融入基层发展,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支队成员聚焦当地发展面临的实际难题,创新宣讲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在田间地头、街坊邻里之间。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磨里镇的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王捷妤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城乡‘双向奔赴’”为题,介绍了新农人如何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展示了城乡融合的中国智慧。在分宜县青山社区,环境学院2022级硕士生谢一凡以“从水污染防治看大国担当”为题,系统阐述了中国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王捷妤正在宣讲
在贵州省安顺市,“社筑新程·黔韵深行”实践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社科学院2023级博士生兴运作“学习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宣讲,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调研实践,研究挖掘其时代价值。

“社筑新程·黔韵深行”实践支队成员合影
支队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深入探索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思考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推动地方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精心打造思政课堂,讲深讲好清华精神
在上海市江苏路街道,教研院2023级硕士生潘婷与2024级硕士生丁杨洋为当地中小学生准备了一堂“自强不息,横空出世——‘两弹一星’事业与科学家精神”宣讲课程。他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电影片段和互动,回顾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艰苦历程,讲述了钱学森、王淦昌等“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

上海市江苏路街道宣讲活动现场
在浙江省春晖中学,“区域治理,浙里有我”实践支队成员、计算机系2022级博士生刘皓以“计算机和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进行宣讲,介绍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前沿动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鼓励同学们树立科技报国志向,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前沿领域。

刘皓正在宣讲
(清华新闻网3月12日电)
供稿:研工部
学生通讯员:姜惠雯 龙瑞霖
编辑:彭稳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