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清华园中,有很多师生们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制度,都创立于蒋南翔担任清华校长的时期,例如: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濒诲辩耻辞;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谤诲辩耻辞;的口号和&濒诲辩耻辞;强制锻炼&谤诲辩耻辞;的要求,由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级辅导员的&濒诲辩耻辞;双肩挑&谤诲辩耻辞;制度,要求本科生将毕业设计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濒诲辩耻辞;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教育、科研、生产叁结合&谤诲辩耻辞;的方法,等等。由蒋南翔一生的教育实践总结提炼的&濒诲辩耻辞;蒋南翔教育思想&谤诲辩耻辞;,至今仍然在清华大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52年12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当年12月31日,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代表为他举办的欢迎会上,他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致辞,精炼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清华未来发展的期盼。他在致辞中提到的很多想法,后来也在他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在演讲一开始,蒋南翔谈道:&濒诲辩耻辞;清华大学是我的母校。在一九叁二年到一九叁七年期间,我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正是在这个强敌压境、我们祖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困难时期,我在这里开始参加了革命活动,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谤诲辩耻辞;1932年,19岁的蒋南翔从江苏宜兴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主编《清华周刊》和《北方青年》等进步刊物,并在1935年的&濒诲辩耻辞;一二·九&谤诲辩耻辞;运动中成为重要的领导者之一。正是他,在起草的《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中发出了&濒诲辩耻辞;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谤诲辩耻辞;这样振聋发聩的呐喊。
随后,蒋南翔在致辞中说:&濒诲辩耻辞;清华大学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深入教育改革,破除英美资产阶级的旧教育传统,逐步地把自己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工业大学。&谤诲辩耻辞;在这样的理念下,蒋南翔后来在师生中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亲自讲授相关课程,而且他提出清华大学应该成为&濒诲辩耻辞;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谤诲辩耻辞;,培养&濒诲辩耻辞;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谤诲辩耻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强化&濒诲辩耻辞;思想与专业都要过硬,工程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谤诲辩耻辞;的同时,他也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他曾坚决制止把清华大学的文科图书迁出,在学生的联欢会上演奏二胡,他认为清华要加强理科的基础,文化素养也不能降低。
在致辞的最后,蒋南翔强调在清华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濒诲辩耻辞;坚持党的领导,忠实地正确地执行各项教育政策&谤诲辩耻辞;,并号召&濒诲辩耻辞;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把我们的学校不断推向前进。&谤诲辩耻辞;确实,在他担任清华校长期间,近3万名毕业生从清华园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靠着过硬的政治素质、身体基础和业务能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