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冬天,当学子们从逸夫馆旁的林荫道经过时,发现清华西北边增添了一抹湛蓝,呼应着蓝色天空,显得分外有活力&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那是翻新了跑道的西大操场。而它西侧的西区体育馆,是清华的第一个体育馆。蓝色新跑道与砖红色老体育馆的对话,有一种奇妙的历史感。
西区体育馆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分为前馆和后馆两部分。前馆建于1916词1919年,由墨菲设计,泰来洋行施工,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馆前有陶立克式花岗岩柱廊;十多年后建成的后馆和前馆巧妙相接,建筑风格浑然一体。
清华素有重视体育的传统,西区体育馆在清华体育运动史上更有着独特地位。体育馆建成伊始,学校即开始正规的体育教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一直是清华师生室内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清华体育健儿。清华师生在各种运动会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西区体育馆功不可没,它曾不断汇聚着我国体育界的精萃&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我国体育先驱马约翰、曹霖生、李剑秋等都曾在此长期执教;在远东运动会斩获篮球冠军的孙立人、邓健飞,在全运会上获得项目冠军的罗庆隆等都是清华学子;1958年,清华成为最早通过全国&濒诲辩耻辞;劳卫制&谤诲辩耻辞;锻炼标准的高校之一。
沉默的西区体育馆背后还蕴藏了层迭的历史脉络,见证了园子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濒诲辩耻辞;五四&谤诲辩耻辞;运动。次日,全校学生在体育馆前召开全校大会,高呼&濒诲辩耻辞;收复失地&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废除21条&谤诲辩耻辞;等口号,决定6日起罢课。5月9日又在馆内举行&濒诲辩耻辞;国耻纪念会&谤诲辩耻辞;,宣誓&濒诲辩耻辞;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谤诲辩耻辞;。1935年12月,&濒诲辩耻辞;一二·九&谤诲辩耻辞;运动爆发,清华学生发出了&濒诲辩耻辞;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谤诲辩耻辞;的呐喊,积极参与了游行请愿。次年,团结一致的清华人同包围清华园的国民党反动军警在西区体育馆进行了机智而勇敢的斗争。抗战期间,体育馆被日军毁坏,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原貌。
百年春秋,西区体育馆迎送了一代代清华人。她陈旧简朴的砖红色墙壁是清华体育运动的摇篮,更是清华园历史沧桑的时代见证&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见证着清华历久弥新的体育精神,更见证着清华人执着坚韧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