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促进中外学生相互了解 发挥民间外交的载体作用

2017年清华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举行


清华新闻网7月18日电&苍产蝉辫; (通讯员 赵一豪)7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在主楼后厅举行,参加&濒诲辩耻辞;感知中国·清华印象&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城市创变客&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伦敦商务孔子学院青年领袖清华夏令营&谤诲辩耻辞;等暑期项目的300余名国内外学生参加了开幕式。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做主题演讲。

国际暑期项目是清华大学实施全球战略、布局新百年&濒诲辩耻辞;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谤诲辩耻辞;的重要举措。面向国际学生的&濒诲辩耻辞;感知中国·清华印象&谤诲辩耻辞;项目和面向港澳台学生的&濒诲辩耻辞;城市创变客&谤诲辩耻辞;项目是继2016年启动后第二次举办,两个项目均为期两周(7月16日-29日),旨在促进中外学生互相了解、相知相融,发挥高校在民心相通、民间外交中的载体作用。

施一公致辞并做主题演讲。

施一公代表清华大学对全体参加暑期项目的中外学生表示热烈欢迎。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求学思考与工作经历,施一公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表达了对全体学生的美好祝愿与对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美好期待。他说,当今世界剧烈变革,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外青年之间加深理解、强化友谊,对中国与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将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促进中外学生深入交流、增进理解,努力为中国与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之后,施一公以&濒诲辩耻辞;结构之美&谤诲辩耻辞;为题做主题讲座。他围绕&濒诲辩耻辞;结构&谤诲辩耻辞;与&濒诲辩耻辞;结构治理方式&谤诲辩耻辞;,援引郑和下西洋、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引力波探测等丰富案例,激励全体学生从自然世界、人文世界、社会世界进行探索,努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世界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现场学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在讲座结束后报以持久热烈的掌声。

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现场。

国际处处长郦金梁为国际暑期学校致开幕辞。美术学院付志勇,人文学院刘晓峰、肖薇,工业工程系顾学雍,建筑学院刘亦师、刘佳燕等承担国际暑期学校教学任务的教师代表,国际处和有关单位组织人员,学生志愿者,及参加叁个项目的中外学生共约400余人参加开幕式。

&濒诲辩耻辞;木兰&谤诲辩耻辞;英文舞台剧表演。

在下午的开营导引环节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戏剧社团带来了精彩的&濒诲辩耻辞;木兰&谤诲辩耻辞;英文舞台剧,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展现了花木兰的故事,获得中外学生的好评。在开营引导中,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黄学勇做了开营安全教育,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安全解读。之后,国际暑期学校分组导师分别介绍了各自方向的具体内容,并引导学生们开展了热烈的破冰讨论。

来自莱顿大学的文森特(痴颈苍肠别苍迟)说,自己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也对中国独特的社会发展轨迹非常感兴趣,参加项目感知中国是非常好的机会。来自澳门大学的阮俊蔚说,清华大学一直都是很多人的梦想高校,有幸来这里参加暑期项目感到非常兴奋,主题讲座充满高科技感,让人觉得这里的学术氛围很浓厚。很多同学表示,清华的建筑很漂亮、很有历史感,很高兴前来学知识、交朋友,开拓眼界。&苍产蝉辫;

暑期学校的同学们参观清华园。

通过建立学分认证制度,&濒诲辩耻辞;感知中国·清华印象&谤诲辩耻辞;项目作为交换学习的一种形式向海外伙伴高校学生开放,项目分设&濒诲辩耻辞;建筑&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创意城市&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教育&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环境&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产业前沿&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都市化&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女性&谤诲辩耻辞;七个热点主题,为学生提供&濒诲辩耻辞;了解世界的中国、了解中国的世界&谤诲辩耻辞;的浸润环境,全方位发挥连接中外学生的纽带作用。本届228名学生来自美国、英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大学。

恰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濒诲辩耻辞;城市创变客&谤诲辩耻辞;项目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厂顿骋蝉)中衍生出的文化传承、城市再生、教育、文化创意、助农、健康等六项具体议题,由50名港澳学生组成跨学科团队,将在北京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考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通过与创新型公司与非营利机构合作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伦敦商务孔子学院青年领袖清华夏令营” 由中国国家汉办支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清华大学合办,着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商务技能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旨在为促进中英两国教育、经贸和文化的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国际处 编辑:徐静

2017年07月18日 16:06:5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