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学生到教师,邢沁妍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缘分深厚。学生时代,老师们授课育人的风采让她树立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走上教师岗位后,尽管工作繁忙,邢沁妍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神采奕奕。谈到保持活力的秘诀,邢沁妍分享说:“把问题看得透彻,把眼界放得更宽。”这不仅仅是她生活的妙招,更贯穿于她的教学之中。对邢沁妍而言,日复一日的教学并不枯燥,钻研探索教学的深度,挖掘学生的无限可能,其乐无穷。
2024年,邢沁妍获得了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这是对她教学成果的莫大肯定。“传承创新,同学同行”正是她所坚持的教学信念。
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探求教学深度
2021年,邢沁妍主讲的“结构力学(1)”课程获得了清华大学教学标杆课、思政示范课程的荣誉,被同学们赞誉为是“刻在脑子里的课程”。她所开设的“写作与沟通”课程,则在9次教学评估中,5次位于全校700余门同类同规模课程的前5%。谈及“如何把课讲好”,邢沁妍的回答总是绕不开“传承”与“创新”两个关键词。在她看来,老一辈教师们在课程结构安排、内容选择上的积累,为她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前辈们讲授的课程与书相同,准确清晰;又与书不同,在授课中会融入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力学之美。”

邢沁妍向同学们展示“结构力学”
落到自己的课程上,邢沁妍也总是在寻求新的可能。她擅长化繁为简,从一个点出发,将散落的知识凝聚在一起。比如在“结构力学(1)”中,她就将复杂的知识凝练、简化为一个核心“约束”。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约束”是桌子的面板和桌腿之间的连接,它一方面传递力,一方面限定位移。以此为起点,邢沁妍能够灵活地引导学生串联不同的知识,“穿针引线”编织出知识的网络。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写作与沟通”课中,她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使用了“结构”一词来串联不同的内容,将“结构”与戏剧、电影等文本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灵活的切入点,开启课堂的讲解。
不仅如此,邢沁妍还致力于打破文理之间的边界。作为一名传统工科的教师,开设“写作与沟通”课本身就是一次尝试。而在“结构力学(1)”的课程中,她将力和位移通过虚功联结的知识点与“合而为一”的中国传统思想结合,传授土木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邢沁妍还在课程中穿插天眼支撑钢桁架建设等土木学科的建设实例,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以国家需求为己任、脚踏实地、甘为基石的精神。
邢沁妍认为,作为土木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学科的本质与特色,培养自己对于学科的热爱同样重要。如果说一门课是一件衣服,教师是织衣服的人,那这些对于“土木人”的人文情怀,就像是漂亮的钉珠,也被邢沁妍用细密的针脚严丝合缝地添了上去,让衣服更加熠熠发光。
同学同行,鼓励学生多元可能
2021年,邢沁妍饱受耳鸣的困扰,院系建议她停开那一年秋季学期的课程。然而,邢沁妍拒绝了这个建议。“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来选择‘结构力学(1)(中文)’这门课程,大家好不容易选上了,却因为我的身体不适进行调整,同学们会失望。”怀着对同学们的同理心,邢沁妍扛住了病症的困扰,坚持完成了教学任务。

邢沁妍和同学们在一起
课堂上,邢沁妍总是保持着自己的“同理心”,时刻关注学生们的神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学们在想什么,讲台上一看就会明白。”每一节课的课程讲义,她总是要到课程前一天才会上传,因为她总是会根据同学们的消化程度灵活调整内容讲解的速度与深度。
在不同的课程之间,邢沁妍同样会进行细致调整。曾担任过“结构力学(1)”课程助教的张天野十分敬佩邢沁妍对教学的精益求精。“邢老师同时承担了多门课程,选课的学生覆盖土木系、行健书院等,每一门课程在知识点上既有重合又各有不同。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邢老师总是坚持精心制作课件、认真备课,还会持续收集同学们的反馈和需求不断做出调整。”
而在同学们眼里,邢沁妍不仅是老师,更像是身边的好友。她总是不吝啬与大家分享各种各样的趣事,乐于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与线下等多种途径和同学们交流。“‘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基础’的课程群直到现在还是活跃的,大家会时不时在群内分享有趣的事或者讨论学习上的内容。”曾经上过邢沁妍课程的土木系学生王明宇这样说道。而在土木系本科毕业生调研中,邢沁妍也连续五年名列“对你帮助最大的老师”前两位。

邢沁妍指导学生
在邢沁妍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她不断鼓励同学们开拓属于自己的可能。曾经有学生给她留言,感谢邢沁妍与自己的交流让其坚定了科研的未来选择。邢沁妍却谦虚地认为,学生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我革命”。“认识自我需要改变才是原动力,外界的推动,始终只是一个助力。”邢沁妍说道。
面向未来,邢沁妍坦言,相比于具体的教学计划更新,她更期待的是与学生们的新交流,“只有了解了学生,我才能做出具体的、适合学生的调整。”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同行,为他们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始终是邢沁妍不断钻研前进、拓宽教学可能的原动力。
(清华新闻网4月2日电)
文字:徐辰奕
图片设计:任帅
资料提供:教务处、土木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周襄楠 贺茂藤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