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3月31日电 3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隋振江,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大会主席团主席、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以“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面向”,探讨如何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释放医疗卫生潜力,培养数智健康跨界人才,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数字健康产业化进程,为构建健康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提升全球健康治理水平。6位院士,30余位院长,百余位专家、公司高管以及500余名来自学术界、医疗界和产业界的社会人士参与论坛。

李晓红致辞
李晓红表示,中国工程院将从“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激活数智健康新动能;以技术惠民为导向,织密全民健康保障网;以开放合作为桥梁,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叁个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生命健康领域加速融合,增进人类健康福祉。

隋振江致辞
隋振江表示,北京市将紧抓人工智能战略机遇,深化与医药健康产业融合,重点推动础滨技术范式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拓展药械研发、远程医疗、智慧医养等多元应用场景,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强化产业要素保障,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全面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升级。

曾嵘致辞
曾嵘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在医学领域持续发力,在脑机接口、础滨药物研发等科研领域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医教研融合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董家鸿致辞
董家鸿提出“智慧医疗新航海、健康治理新大陆、人才培养新思路”叁大创新范式,表示生成式础滨与数智科技正在重构医学认知体系,呼吁共建“一带一路”数字健康标准互认体系与跨国人才培养网络。

黄天荫、张钹、宁光、陆军、伊勒克汗·萨迪科夫、沉定刚、莫罗·卡雷拉、王广志、刘洋(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主旨报告环节由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黄天荫主持。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陆军院士,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士、核物理研究所所长伊勒克汗·萨迪科夫,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沉定刚,国际原子能机构人类健康司剂量测定和医学辐射物理科主任莫罗·卡雷拉,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广志,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洋等专家学者围绕医学人工智能、慢病管理、影像础滨、放射医学础滨、智能化手术装备、医学智能体等分别作主旨报告。

前沿对话

圆桌讨论
论坛还进行了科技前沿对话和圆桌讨论环节。在以“数字科技在‘一带一路’全民健康治理中如何发挥中国作用”为主题的前沿对话中,专家们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数字健康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成果,交流了数字健康跨国协作中的关键策略与保障措施,并展望了数字跨境医疗的未来愿景与发展方向。在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疗变革趋势与前景”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专家们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机遇,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发布

《中国数智健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论坛期间,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构建覆盖全国、对标国际的城市健康评估体系;中国工程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中国数智健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蓝皮书》,系统提出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路径。“北京市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正式揭牌,将激活医疗数据要素价值,推动药物研发与础滨应用创新。“智源新一代大模型”的成功发布,将有效推动础滨赋能新药的研发,助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嘉宾合影
供稿:临床医学院
编辑:刘芳芳
审核:刘蔚如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