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头条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组织开展“青春报家国,奋进正当时”全校集中主题团日

清华新闻网10月29日电 10月22日-25日,围绕“青春报家国,奋进正当时”的年度主题教育口号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来自全校32个院系、体育代表队、学生艺术团的157个团支部参加了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集中主题团日活动。校党委书记陈旭,常务副校长王希勤,校党委副书记李一兵、过勇,副校长郑力,以及来自各院系的教师、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各行各业的清华校友等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走进各班级团支部,就决胜小康、疫情防控、科技强国、清华精神、学风建设等话题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陈旭参加药0团支部、探微-药0团支部联合团日

药0团支部、探微-药0团支部联合团日以“疫情冲击下药学研究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探讨了中外医疗体制的差异、中医对抗疫作出的贡献、罕见病药物研发等话题,结合对医学院2015级直博生单思思“分秒必争,科研抗‘疫’”事迹的讨论,以调研展示、情景剧、分组讨论的多样形式,展现出清华大学药学专业学子的使命和担当。两位身处马来西亚的同学以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次团日,并分享了马来西亚的疫情防控情况和开学以来线上学习的感受。

陈旭充分肯定了本次团日讨论的选题与成果。陈旭指出,就本次团日的主题“变与不变”而言,“变”是绝对的、永恒的,从非典到贬1狈1再到新冠肺炎,人类面对的病毒种类一直在变,用于应对病毒的药物一直在变,对于公共卫生治理、国家体制优势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陈旭勉励大家勇于攀登高峰,面对“变”应该有“不变”的精神:“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变,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广大青年肩上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不变,你们为守护人类健康、为药物研发作贡献的目标不变,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不变。陈旭叮嘱大家,既然选择了药学专业,就要从现在打牢基础、勤学苦练,规划好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长成才,力争将来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希勤参加能动84团支部团日

能动84团支部以“脱贫攻坚中的清华人”为主题,从历史、政治、发展、治理等四个维度剖析了脱贫攻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利用实践成果展现了清华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脱贫攻坚事业过程中的成长,分享了与清华选调生的访谈成果,分析了基层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018年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硕士选调生王益川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团日,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工作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王希勤肯定了本次团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叁点期望。一是把个人发展规划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2020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叁十年后就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届时当代青年已是国家栋梁,清华人在其中更是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起来。农村和城市的矛盾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矛盾,疫情下的中西对比使我们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在未来要积极将两者有机融合并应用于实践。叁是把我国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希望同学们站得高、看得远、做得深,以更大的格局看待国家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一兵参加核02团支部、行健-水木02团支部联合团日

核02团支部、行健-水木02团支部的联合团日以“科技强国背景下青年的成长与担当”为主题,回顾了新中国以来我国土水、核电等领域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目前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技术及工程项目。团日在讨论我国近年来科研领域优秀产出成果的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存在“卡脖子”问题的窘境,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攻坚精神。

李一兵对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分享表示高度赞许,勉励同学们要追求卓越,关注时代要求、激发担当精神。他指出,在110年的风雨历程中,清华人始终坚持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从“两弹一星”23位元勋中的14位清华校友,到扎根戈壁奉献国防事业的朱凤蓉将军,再到“人民英雄”陈薇院士,都是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体现了人生价值。他鼓励同学们要在清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这些优秀前辈的故事,从清华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追求卓越,勇担时代使命。

过勇参加新雅02团支部团日

新雅02团支部的团日以“亲历者:我看通识教育”为主题,调研了国内外的通识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制度,用画笔描绘了各自心中理想的通识书院。同学们对通识教育应当侧重于广泛性还是深刻性、通识课程应该如何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个人层面之外,支部同学也关注到了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通识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发展。

过勇向同学们讲解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叁者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当前发展通识教育面临的叁点问题与挑战。一是不同国家、社会、大学对于通识教育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构建其体系等问题有着不同理解,清华在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构建自身的通识教育体系。二是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塑造。中国与西方国家组成方式不同、历史不同、哲学体系不同,这要求我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探索。叁是通识教育与书院的关系。如何将清华强调的班集体建设与书院体系结合在一起,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设计。

郑力参加未央-精01团支部团日

未央·精01团支部的团日以“举国抗疫与科技强国”为主题,回顾了今年以来疫情阻击战的历程,以科技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北京协和医院的常龙医生、长庚医院的朱晓萌护士分享了参与援鄂医疗队的经历,讲述了抗疫过程中的温情故事。机械工程系副教授谢福贵讲解了“阿荼”机器人开发的故事,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生李奇钟分享了巡诊机器人的研发历程。

郑力指出,同学们正处于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这样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个体之间,更加体现在中美两国之间。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郑力向同学们提出了两点期望:第一,不能迷信美国等西方国家输出的价值观,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思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同时抱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其他国家好的方面。第二,在竞争的年代要认识到年轻学子的成长会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命运。要想成为顶尖的人才,就要追求卓越,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并且要懂得“志趣”的重要性,勇于承担大任。郑力表示,希望同学们能追求卓越,勇担重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磨练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本学期,围绕“青春报家国,奋进正当时”的年度主题教育口号,校团委组织开展集中主题团日活动,共有68个大一支部,59个大二支部,24个大叁支部参加,参与同学以“00后”为主体。

本次集中主题团日引导同学通过辩证思考正确认知世界、认知国情、认知自我,弘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校团委鼓励各支部充分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团日——鼓励大一团支部依托“班团养成计划”设计团日环节形式,结合《乡土中国》读书体会展开讨论,依托班团集体建设实现思想引领;鼓励高年级团支部结合专业特点与需要,因势利导开展团日,深化主题教育实效;鼓励书院各团支部紧密结合强基计划实施背景设计主题,理解国家重大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主题团日活动因势利导,深化思想引领,起到良好效果,在全校范围内引发积极反响。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晨晖 周襄楠

审核:程曦

2020年10月29日 22:35: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